張勇
張勇

怕冷又怕風 陽虛=寒底

發佈時間: 2021/12/10

怕冷又怕風 陽虛=寒底

略懂中醫的人,大概對氣虛不會陌生,氣虛就是身體處於能量不足的狀態,表現有頭暈、容易疲勞、四肢無力、講話沒力氣,甚至懶得說話,常上氣不接下氣,尤其是爬樓梯,運動時更明顯。但甚麼叫陽虛?可能很多人沒聽過這診斷名詞,其實就是俗稱的寒底。氣虛若不治療,可進一步導致陽虛,陽虛是身體能量更不足的狀態。其表現除了以上氣虛的症狀外,還加上明顯的怕冷,或身體其他局部病灶有冰冷現象,如胃寒、易腹瀉、四肢冰冷、月經來時下腹部冰冷、頭怕吹風等。

寒流來襲,人人都會覺得寒冷,這是正常的。所謂病態性怕冷,是指比一般人對寒冷的反應更嚴重。例如有些人在冬夜腳底冰冷,整晚無法入睡,影響生活質素。通常怕冷的人也經常怕風,無風時也覺得寒冷。怕冷程度有輕有重,輕者增加衣物即可消失,它常是身體功能失調的一種表現,治療着重在改善身體機能低下的狀態。

若平時怕冷怕風、易感冒、身體較弱、易出虛汗、受冷時面色淡白、手腳常冷,稍微活動就氣短無力,冬日未到就穿起厚重衣服,舌苔薄白,脈虛弱,這是陽氣不足的表現。

年紀較大的人和個別年輕人也特別怕冷,以腰背部最為明顯,並易見腰痠腿痛或足跟痛、手腳冰涼甚或經痛、陽痿早洩、夜尿多等,這是腎陽虛的表現,治療溫補腎陽為主。但治療這種怕冷症狀不是短時間即能生效的,要比較耐心地好好調理。

有的人只出現手腳冰涼,而無其他全身症狀,這常與外界氣溫有關,得溫暖後即可以好轉或消失。這是由於體虛,感受寒邪,使血脈轉行不暢所致,治療養血散寒。

總之,中醫治療「陽虛」,會再仔細判斷部位和臟腑,提出最適合個人的治療模式。

(本欄逢周五刊登)

撰文: 張勇 上醫堂創辦人、註冊中醫師,深獲名人富豪信任與支持,專治痛症、都市病等。
欄名: 名人御醫